欢迎来到万丰文档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全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9-01 08:25: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全文)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4篇

第1篇: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王青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同时,在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对农村工作提出的一个大战略,我们要全面实施这个战略。而要全面实施好这个战略,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要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另外,还要深入瑞金脱贫攻坚行动,要全面解决好农村人口脱贫问题。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三权分置;
深化农村制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提出了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判断,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决策部署。同时,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一重大论断,为全面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更是未来指导我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1乡村振兴战略既高瞻远瞩又契合实际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再到党的十九大首次要求“建立健全城乡同和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实现新突破、达到新高度,顺应了解决“三农”问题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的新变化。促进城乡同和发展包括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
更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促进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深层联系和融合渗透以及功能耦合关系。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影响显著加强,并日益由外部或者说表面进入内部和深层。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资源、要素、产权交叉重组关系也日益强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格局加快形成。有些地方城乡边界日益模糊,特色小镇等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茁壮成长。在此背景下,构建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已难以涵盖其全部内容,亟待在继承基础上有所超越,将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新时代的新要求、新趋势。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指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很快超过1万美元/年,城市人口比重将很快超过60%,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我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眼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好这一战略,必须科学规划,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智力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旬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
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
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3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新时期增进农业农村动能,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还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在农村改革基本建立“四梁八柱”的情况下,进一步抓落实、抓深化。

        3.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重大决策,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是一个政策“大礼包”,给农民又一个“定心丸”。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高度契合,既稳定了农民预期,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了空间。2016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效,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土地流转需要。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顺应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实行“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综合性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综合性改革力度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度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从土地承包经营看,实现了从生产经营责任制改革向产权制度改革的转变,实现了从经营自主权利向用益物权保障的转变。

        3.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又一项农村改革中的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
稳定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全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容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和产品贸易调控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 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J].吉林农业,2017(23):4-5.

        [2]周长庆.学思践悟 知行合一 推动十九大精神在鄂州落地生根见效[N].鄂州日报,2017-11-10(001).

        [3]段爱明.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J].武汉金融,2011(08):45-47.

        作者简介:王青(1979.4.29)女,汉族,山东荣成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教师。

第2篇: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专题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专题党课讲稿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讨论的一个热点。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与会代表,都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乡村振兴战略是怎样提出来的。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发展战略上开始向农业农村倾斜,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其中,第五小部分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强调了2018年要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五句话、二十个字”,重点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重要抓手。
  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工业的发展要从农业中汲取资金,当然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除了早期像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来自于对别国的掠夺之外)的工业发展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道路--工业发展靠从农业中汲取资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也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这一战略的转折点就是新世纪。如果从一个重大事件来看,这个事件就是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4年9月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第一个趋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刚才讲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除了极少数靠掠夺积累资本的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工业的资金都来自于农业。第二个趋向,即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那么,“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是指什么程度呢?在理论界我们把它叫做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基本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工业体系相对完整,工业就有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不再需要从农业中汲取资金了。当然,农业因为长期为工业提供资金,也已经疲惫不堪了,需要工业为其“输血”。在“两个趋向”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那么,2003年、2004年是什么情况呢?从教育方面看,还有一些农村的教育是农民办的,包括农村学校的设施建设、经费,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筹集的,当时在教育方面城乡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从医疗方面看,2004年,接近80%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20%的农村居民有医疗保障,这个保障来自于哪里?主要是东部地区,就是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完全取消的一些地区,但是这种保障也是非常低水平的。因此,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受农民的欢迎,截至2007年9月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85.5%,参加农民近7.26亿人,参合率达86%,2008年6月已经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
  2005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具体部署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句话、二十个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十个字”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句话、二十个字”是有区别的,后面我们会详细讲。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就是对农业减免税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2005年12月24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有望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被彻底取消”。农民种地再也不用纳税了,这是一个大喜讯。2006年1月1日,为了纪念中国取消农业税这个日子,河北农民王三妮自筹资金铸造了一个鼎,并起名为“告别田赋鼎”,这也体现了一个农民的喜悦。
  从2004年开始,我国相继实行了“四大补贴”政策,即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虽然现在已经对“四大补贴”政策进行了改革,但当时实施“四大补贴”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深受农民欢迎。第一个是良种补贴,这个补贴是从2002年开始试点,2004年开始在全国正式推开的。现在主要的农产品品种,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都实施了良种补贴。第二个是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这个补贴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按照农民承包的土地亩数面积计算。第三个是农机购置补贴,就是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给予补贴,这一补贴最初大体上补贴三分之一,后来变成定额补贴。第四个是农资综合补贴,这项补贴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各种原料成本开始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也开始涨价。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享受的好处由于涨价而消除了不少,因此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予了补贴,就是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除了实行“四大补贴”政策,国家还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这些对于农民来讲都是利好的消息。
  2004年开始,我国对主要农产品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格。2004年、2005年主要是对稻谷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2006年开始对小麦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当然,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我国也实行了相应的价格保护政策。
  在公共事业上,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开建立农村低保,低保制度建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2007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12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13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认为这更多指的是农村居民,因为城镇居民惠及的发展成果要比农村居民多得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六部分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强调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些都是过去没有提过的。
  简单归结一下十年来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的重要变化。
  1.最低收购价格及其改革。我国从2004年、2006年起在主生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格。2008年起,国家提高了对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2008年,国家在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这也是一种最低保护价格政策。
  由于2008年后政府最低收购价逐年提升,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也逐渐高于国际生产价格。2015年、2016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国际同类农产品价格,每种产品价格在不同时期高出的幅度也不同。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改革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2016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生产者补贴政策,保证农民不吃亏。2014年,中国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对大豆和棉花实行目标价格制度。
  2.农村社会事业。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看。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并强调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就是新农保。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就是保障农村养老基本生活、基本需求。广覆盖,就是逐渐提高覆盖面,最终让所有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都纳入制度里。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从这个文件起,国务院就开始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当然,现在并没有达到水平完全一致,还在统筹的过程中。《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从医疗保险领域看。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这之前,城镇居民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但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一旦得了大病怎么办?尤其是农村居民,一个家庭辛辛苦苦积累很多年的财富,只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得了大病,治病费用就可能让这个家庭返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开始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但这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大病保险水平还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在一起,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就出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从2016年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其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达到一致,让保险在区域上可以互相接续。比如,江西的农民到北京或者黑龙江打工,他的保险可以带走,这样既有利于人口的流动,又有利于农村居民整体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
  3.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业农村政策。十八大以来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很多方面还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上。我简单地给大家梳理一下。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部分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现在,有些乡村确实建设的非常漂亮。201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就是用于指导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美丽乡村建设。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是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文件还强调,要在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现在已经在全国推进,很多地方把建设田园综合体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发展成效:全国粮食总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吃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年都在递增。实际上,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年连续增产。虽然2016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5万吨)较2015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4万吨)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并不多。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是61791万吨,虽然在总量上没有超过2015年的62144万吨,但是较2016年的61625万吨还是有所提升的。总体来讲,从2004年到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虽然没有形成“十四连增”,但却是“十四连丰”,全国粮食从新世纪以来每年都是丰收的状态。
  发展成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实际增长10.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7%)。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实际增长6.2%,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7%),但是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又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2010年开始就呈下降状态,2016年是2.72:1,就是2.72个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当于1个城镇居民的收入。今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务还非常严峻。
  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以来,全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基本完成580多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形成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生存,所以就要把他们搬到适合创业、适合生存、适合生产的地方。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99.3%的村通公路,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61.9%,全国通电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99.7%,91.3%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90.8%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73.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从农户来看,10995万户的饮用水为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占47.7%;
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8339万户,占36.2%,也就是说,1/3以上的农户已经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了;
无厕所的469万户,占2.0%,比例已经大大降低了。当然,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比例一天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差距就仍然存在;
不仅农村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有差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同样存在差距,并且差距更大。那么,减小差距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力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农村建设面临什么形势?我总结为两大方面:社会转型、消费转型。
  首先看社会转型。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那么,城镇化率超过50%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我国社会形态特点从农村社会转向了城镇社会。城镇化会带来一系列变化,比如,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直接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减少,农产品消费者增加,农村资源变得稀缺,城乡融合变得可能。住在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的人,早晨从居民楼出来到办公室,一天可能都看不到蓝天。这样一来,他的交际模式就发生了变化,看到的基本上就是同事,跟周围的人接触不多,人就容易变得孤独、寂寞。微信出现以后,人们通过微信交流,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城市病”逐渐出现。“城市病”出现后怎么解决?人们可以选择在假期的时候去农村。过去,人们会在节假日时找个地方旅游,看风景;
现在,人们不只是要看风景,还要休息。这样一来,旅游模式就转变为休闲、休息模式。
  社会转型还体现在新型农业产业上。比如,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城市农业。什么是城市农业?就是把农业从农村搬到城市住户的阳台上。过去,城市住户的阳台上主要是种花种草,现在可以用立体的或是平面的简易蔬菜生长装置种农产品了,吃的时候用剪刀一剪就可以。再比如,农业众筹、社区支持农业、农村养老服务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业都纷纷出现了。这些都是农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是通过城镇化的推动出现的。特色小镇出现了。比如,农旅结合型、传统文化型、现代商贸型、创意文化型的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的实质都是城市要素与乡村要素的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的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比例的提高就是为了给城镇居民提供更多休息休闲的空间。近几年,城镇居民在节假日时愿意到哪儿去?就是到农家院住几天,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享受农村的休闲生活,假期结束后再回到城市开始紧张的工作。
  再看消费转型。消费转型主要体现在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极具下降。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属于相对富裕;
20%-30%为富足;
20%以下为极其富裕。
  2016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富足标准;
2017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已经低于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16年是32.2%,2017年是31.2%;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17年是28.6%,低于30%。这些数据也显示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大提升。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30%,就意味着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不到30%,那么其余的70%用来干什么?用于储蓄、消费。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温饱问题,但是当恩格尔系数低于30%以后,人们开始关注除了温饱以外的更多问题。一是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这也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更加关注农产品品牌。三是对农产品加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渐转向精深加工和方便快捷的农产品加工。四是更加关注休闲、旅游。
  就农业而言,已经从单纯提供食物到提供旅游、娱乐、健康、文化、教育等复合产品的多功能性产业,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包含五句话、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比,只有“乡风文明”是一样的提法,其他四句话都有所差异。很多专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句话、二十个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十个字的升级版,我基本同意,因为从2005年到2017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农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吸引力”不仅仅体现在干农业能赚钱,而是体现为一种情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第一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第二个阶段,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农村当然也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什么?我认为,不只是学术界在探讨这个问题,政府也在探讨这个问题。第三个阶段,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共有十二个部分。第一、二部分讲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三部分到第七部分讲的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是文件的核心部分。第八到第十二部分讲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包括摆脱贫困、制度建设、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兴旺。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农业产业的发展,产业兴旺不仅涉及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包括农村各大产业的兴旺和发展,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具体来讲,产业兴旺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做强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我国主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没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主要是水果、蔬菜、水产品。当然,水果、蔬菜也很重要,不吃也不行,但它不是主要农产品,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000多万吨。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农业不振兴,怎么振兴乡村?因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做强农业,包括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内涵非常丰富。农业部2015年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实际上,2017年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实现零增长。实现零增长以后怎么办?就是实现负增长、推进负增长,这个难度也很大。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怎样由“黄箱”政策转变为“绿箱”政策,这是我们现在要实现的转变。
  第二个层面是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坦率地讲,2007年我们对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理解远远没有今天这么深刻,今天也确实到了应该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的时候了。挖掘什么?就是挖掘保护生态环境、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各方面功能。
  第三个层面是延长产业链条,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仍比较低。此外,我国农产品还存在加工过度和加工不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策引导。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怎样协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使农民多得一分利益,把这个利益用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速度就快了。
  第四个层面是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产业。种植业每年的产值非常大,如果做好种植业的服务,也可以致富。当前......
  由于本文内容太多,不便网页端直接全文展示,如需全文请下载后查看/修改,您可以选择安卓手机端直接下载 或 登录PC端网站一键下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的目的与大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第3篇: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专题党课讲稿例文

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专题党课讲稿例文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党的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讨论的一个热点。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与会代表,都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乡村振兴战略是怎样提出来的。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发展战略上开始向农业农村倾斜,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对xx 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其中,第五小部分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强调了xx 年要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五句话.二个字”,重点是什么习总书记同志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重要抓手。

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工业的发展要从农业中汲取资金,当然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除了早期像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来自于对别国的掠夺之外)的工业发展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道路工业发展靠从农业中汲取资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也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这一战略的转折点就是新世纪。如果从一个重大事件来看,这个事件就是2002 年11 月8 日至14 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03 年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xx 年9 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第一个趋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刚才讲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除了极少数靠掠夺积累资本的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工业的资金都来自于农业。第二个趋向,即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那么,“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是指什么程度呢在理论界我们把它叫做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基本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工业体系相对完整,工业就有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不再需要从农业中汲取资金了。当然,农业因为长期为工业提供资金,也已经疲惫不堪了,需要工业为其“输血”。在“两个趋向”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那么,2003 年.20xx 年是什么情况呢从教育方面看,还有一些农村的教育是农民办的,包括农村学校的设施建设.经费,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筹集的,当时在教育方面城乡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从医疗方面看,20xx 年,接近80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20的农村居民有医疗保障,这个保障来自于哪里主要是东部地区,就是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完全取消的一些地区,但是这种保障也是非常低水平的。因此,我国从2003 年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受农民的欢迎,截至xx 年9 月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

85.5,参加农民近

7.26 亿人,参合率达86,xx 年6 月已经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

xx 年3 月,温家宝同志在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xx 年10 月,党的六届__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具体部署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句话.二个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个字”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句话.二个字”是有区别的,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就是对农业减免税收。20xx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xx 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 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xx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xx 年12 月29 日,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xx 年12 月24 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 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有望在xx 年的最后几天被彻底取消”。农民种地再也不用纳税了,这是一个大喜讯。xx 年1 月1 日,为了纪念中国取消农业税这个日子,河北农民王三妮自筹资金铸造了一个鼎,并起名为“告别田赋鼎”,这也体现了一个农民的喜悦。

从20xx 年开始,我国相继实行了“四大补贴”政策,即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虽然现在已经对“四大补贴”政策进行了改革,但当时实施“四大补贴”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深受农民欢迎。第一个是良种补贴,这个补贴是从2002 年开始试点,20xx 年开始在全国正式推开的。现在主要的农产品品种,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都实施了良种补贴。第二个是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这个补贴是从20xx 年开始实施,按照农民承包的土地亩数面积计算。第三个是农机购置补贴,就是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给予补贴,这一补贴最初大体上补贴三分之一,后来变成定额补贴。第四个是农资综合补贴,这项补贴是xx 年开始实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各种原料成本开始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也开始涨价。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享受的好处由于涨价而消除了不少,因此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予了补贴,就是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除了实行“四大补贴”政策,国家还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这些对于农民来讲都是利好的消息。

20xx 年开始,我国对主要农产品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格。20xx 年.xx 年主要是对稻谷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xx 年开始对小麦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当然,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我国也实行了相应的价格保护政策。

在公共事业上,xx 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xx 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xx 年7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开建立农村低保,低保制度建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xx 年10 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xx 年11 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xx 年11 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认为这更多指的是农村居民,因为城镇居民惠及的发展成果要比农村居民多得多。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六部分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强调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些都是过去没有提过的。

简单归结一下年来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的重要变化。

1.最低收购价格及其改革。我国从20xx 年.xx 年起在主生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格。xx 年起,国家提高了对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xx 年,国家在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这也是一种最低保护价格政策。

由于xx 年后政府最低收购价逐年提升,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也逐渐高于国际生产价格。xx 年.xx 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国际同类农产品价格,每种产品价格在不同时期高出的幅度也不同。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改革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xx 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生产者补贴政策,保证农民不吃亏。xx 年,中国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对大豆和棉花实行目标价格制度。

2.农村社会事业。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看。xx 年10 月,党的七大报告强调,“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并强调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xx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xx 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就是新农保。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就是保障农村养老基本生活.基本需求。广覆盖,就是逐渐提高覆盖面,最终让所有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都纳入制度里。xx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从这个文件起,国务院就开始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当然,现在并没有达到水平完全一致,还在统筹的过程中。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2021 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

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医疗保险领域看。xx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这之前,城镇居民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但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一旦得了大病怎么办尤其是农村居民,一个家庭辛辛苦苦积累很多年的财富,只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得了大病,治病费用就可能让这个家庭返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xx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开始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但这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大病保险水平还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xx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在一起,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就出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从xx 年开始实施,到xx 年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其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达到一致,让保险在区域上可以互相接续。比如,江西的农民到北京或者黑龙江打工,他的保险可以带走,这样既有利于人口的流动,又有利于农村居民整体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

3.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业农村政策。八大以来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很多方面还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上。我简单地给大家梳理一下。xx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部分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xx 年中央一号文件还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现在,有些乡村确实建设的非常漂亮。xx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就是用于指导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美丽乡村建设。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是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文件还强调,要在xx 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xx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现在已经在全国推进,很多地方把建设田园综合体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发展成效全国粮食总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 万人,吃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从xx 年开始一直到xx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年都在递增。实际上,从20xx 年到xx 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年连续增产。虽然xx 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5 万吨)较xx 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4 万吨)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并不多。xx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是61791 万吨,虽然在总量上没有超过xx 年的62144 万吨,但是较xx 年的61625 万吨还是有所提升的。总体来讲,从20xx 年到xx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虽然没有形成“四连增”,但却是“四连丰”,全国粮食从新世纪以来每年都是丰收的状态。

发展成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 元,实际增长

10.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xx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

7.7)。xx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 元,实际增长

6.2,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xx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

6.7),但是xx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又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xx 年开始就呈下降状态,xx 年是

2.721,就是

2.72 个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当于1 个城镇居民的收入。今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务还非常严峻。

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xx 年以来,全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 万人以上。党的八大以来,已基本完成580 多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形成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生存,所以就要把他们搬到适合创业.适合生存.适合生产的地方。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xx 年底,全国有

99.3的村通公路,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

61.9,全国通电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是

99.7,

91.3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

90.8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

73.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

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

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从农户来看,10995 万户的饮用水为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占

47.7;
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8339 万户,占

36.2,也就是说,1/3 以上的农户已经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了;
无厕所的469 万户,占

2.0,比例已经大大降低了。当然,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比例一天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差距就仍然存在;
不仅农村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有差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同样存在差距,并且差距更大。那么,减小差距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经过党的八大以来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力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农村建设面临什么形势我总结为两大方面社会转型.消费转型。

首先看社会转型。xx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1.27。那么,城镇化率超过50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我国社会形态特点从农村社会转向了城镇社会。城镇化会带来一系列变化,比如,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直接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减少,农产品消费者增加,农村资源变得稀缺,城乡融合变得可能。住在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的人,早晨从居民楼出来到办公室,一天可能都看不到蓝天。这样一来,他的交际模式就发生了变化,看到的基本上就是同事,跟周围的人接触不多,人就容易变得孤独.寂寞。微信出现以后,人们通过微信交流,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城市病”逐渐出现。“城市病”出现后怎么解决人们可以选择在假期的时候去农村。过去,人们会在节假日时找个地方旅游,看风景;
现在,人们不只是要看风景,还要休息。这样一来,旅游模式就转变为休闲.休息模式。

社会转型还体现在新型农业产业上。比如,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城市农业。什么是城市农业就是把农业从农村搬到城市住户的阳台上。过去,城市住户的阳台上主要是种花种草,现在可以用立体的或是平面的简易蔬菜生长装置种农产品了,吃的时候用剪刀一剪就可以。再比如,农业众筹.社区支持农业.农村养老服务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业都纷纷出现了。这些都是农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是通过城镇化的推动出现的。特色小镇出现了。比如,农旅结合型.传统文化型.现代商贸型.创意文化型的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的实质都是城市要素与乡村要素的融合。党的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的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比例的提高就是为了给城镇居民提供更多休息休闲的空间。近几年,城镇居民在节假日时愿意到哪儿去就是到农家院住几天,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享受农村的休闲生活,假期结束后再回到城市开始紧张的工作。

再看消费转型。消费转型主要体现在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极具下降。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属于相对富裕;
20-30为富足;
20以下为极其富裕。

xx 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0.1,接近富足标准;
xx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29.3,已经低于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xx 年是

32.2,xx 年是

31.2;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xx年是

28.6,低于30。这些数据也显示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大提升。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30,就意味着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不到30,那么其余的70用来干什么用于储蓄.消费。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温饱问题,但是当恩格尔系数低于30以后,人们开始关注除了温饱以外的更多问题。

一是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这也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更加关注农产品品牌。

三是对农产品加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渐转向精深加工和方便快捷的农产品加工。

四是更加关注休闲.旅游。

就农业而言,已经从单纯提供食物到提供旅游.娱乐.健康.文化.教育等复合产品的多功能性产业,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包含五句话.二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六届__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比,只有“乡风文明”是一样的提法,其他四句话都有所差异。很多专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句话.二个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个字的升级版,我基本同意,因为从xx 年到xx 年已经过去多年了,农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吸引力”不仅仅体现在干农业能赚钱,而是体现为一种情怀。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第一个阶段,到2021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第二个阶段,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九大报告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农村当然也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什么我认为,不只是学术界在探讨这个问题,政府也在探讨这个问题。第三个阶段,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共有二个部分。第一.二部分讲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三部分到第七部分讲的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是文件的核心部分。第八到第二部分讲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包括摆脱贫困.制度建设.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兴旺。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党的六届__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农业产业的发展,产业兴旺不仅涉及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包括农村各大产业的兴旺和发展,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具体来讲,产业兴旺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做强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我国主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没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主要是水果.蔬菜.水产品。当然,水果.蔬菜也很重要,不吃也不行,但它不是主要农产品,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xx 年我国进口大豆9000 多万吨。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农业不振兴,怎么振兴乡村因此xx 年中央一号文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做强农业,包括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内涵非常丰富。农业部xx 年印发到2021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1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1 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实际上,xx 年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已经实现零增长。实现零增长以后怎么办就是实现负增长.推进负增长,这个难度也很大。xx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怎样由“黄箱”政策转变为“绿箱”政策,这是我们现在要实现的转变。

第二个层面是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xx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坦率地讲,xx 年我们对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理解远远没有今天这么深刻,今天也确实到了应该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的时候了。挖掘什么就是挖掘保护生态环境.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各方面功能。

第三个层面是延长产业链条,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仍比较低。此外,我国农产品还存在加工过度和加工不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策引导。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怎样协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使农民多得一分利益,把这个利益用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速度就快了。

第4篇: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为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截至2021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届时农村的绝对贫困会暂时消失,但贫困问题会一直存在,扶贫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历史任务。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对“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全党工作重重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位列我国七大发展战略的第4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1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1.1乡村振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农耕文明的区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因此,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是中华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1.2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 1 页 共 7 页

中国gdp已然超越日本,占美国gdp70%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户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城市和乡村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短板”。必须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初衷,才能确保城乡一体的全面发展。
1.3乡村振兴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乡村振兴,将城市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实现城乡生产空间高效利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始终确立以人为中心,把城乡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兴家园,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1.4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增添精神慰藉,带来全面充分的发展。
2精准减贫下乡村发展的总要求
在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我国依然要砥砺前行,大力实行减贫政策。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第 2 页 共 7 页

战略总规划,对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发展要求得到了显著升级。由抽象的“生产发展”升级为层次更高的“产业兴旺”;

由要求一般的“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升级为要求更高的“生活富裕、生态宜居”;

由不作效果要求的“管理民主”升级为富有成效的“治理有效”。现在的总要求赋予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高水平、更高需求的新涵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更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精准减贫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3.1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
积极贯彻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工作,确保贫困户信息真实。健全精准扶贫动态监管与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精准扶贫责任清单和进度协调计划,加快推进精准减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精准减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3.2明确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21年的58.47%,已经接近65%-70%的城镇化顶峰。然而由于人口巨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3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耕地质量较低。因此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美国式单一的大規模高度机械化的农庄模第 3 页 共 7 页

式,而必须走多样化、适度规模、精耕细作之路。因此,乡村必须保证适度人口。但是由于乡村发展不景气,而城市变化巨大,迫于生活压力和房价的剧增,大多数青壮年离开乡村来到城市,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大大减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同时,由于人口过快、大量集中至城市,城市发展又面临新的“城市病”。城市与乡村是鱼水关系、血脉相融、密不可分,只有两者均衡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因此,应该转变“以城统乡”的思路,更强调农业农村的优先位置,让广大乡村能与整个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形成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新局面,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3明确土地承包期限
明确土地承包期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十九大报告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在延长30年”,这一利好政策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信心,也提高了农业投资人的兴趣,让其放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更有底气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改善农田设施条件,做好长远规划,对中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提升意义重大。同时,有志青年不必漂流在外,在乡村就可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3.4明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明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当前,传统的农业理念、经营方式和种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新时代农业被赋予了生态、休闲、养生、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第 4 页 共 7 页

待,通过渗透融合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乡村产业要兴旺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5明确乡村治理体系
明确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当前,部分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严重弱化,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问题严重,成为乡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自治”上,要创新村民议事方式,充分尊重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法治”上,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其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在“德治”上,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村民树立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3.6明确“三农”工作队伍要求
明确三农工作队伍要求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当前,乡村人口出现空心化,呈现“386199”的特点,发展农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农村留不住的现象比较普遍,较多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三农工作队伍人才缺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要第 5 页 共 7 页

求。把“懂农业”放在第一位,切中“三农”工作队伍视野不宽、本领恐慌的要害;

同时,只有爱农村、爱农民才能在乡村扎下根,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农民富。要坚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本质属性,实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乡村振兴服务能力,造就高素质的农村职业学校校长队伍,要引导种养能手的农民工返乡,鼓励大学生和涉农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去开创新天地。
4结语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主要任务,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总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需求。只有乡村发展,中国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发展;

只有乡村实现小康,中国全面小康才能得以落实;

只有发扬乡村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才能永续传承。因此,乡村兴,国家兴。
参考文献
[1]雷望红.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01):1-8. [2]王雨磊.精準扶贫何以“瞄不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三重对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01):88-93+128. 第 6 页 共 7 页

[3]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21,32(01):6-11. [4]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21,(01):65-73. [5]李军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重大[j].当代农村财经,2021,(01):2-6. [6]郭园庚,鲁俊辉.准确把握当前乡村发展难题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任务[j].经济论坛,2021,(02):74-78.
第 7 页 共 7 页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本文来源:https://www.sizug.com/zhuantifanwen/zhenxingxiangzhen/71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