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丰文档网!

2023年度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31 21:05:02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3篇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篇1

  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法治既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走法治化的道路。

  所谓“法治”,即始终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自然也要遵法依法。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宣言书”,更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总纲。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涵养法治思维,增强法治素养,提高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要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发挥好关键带头作用,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自觉将自己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牢笼”中。以往一些办事看面子、讲人情而不遵循制度原则的风气必须要刹住,仗着自己有权力而漠视法律、不守规矩的言行要坚决批驳、反对到底。唯有事事依法、处处遵法、人人守法,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发展,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落地生根。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推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核心。作为党的一员、身为党的干部,要自觉投身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牢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警戒,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心出力。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篇2

  取“儒法道”之长 铸新时代基层干部之魂

  取儒家之“礼”,弘扬核心主义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礼记·大学》中讲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基层干部修身律己的同时,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全民理想追求,外化于全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大众形成、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价值风尚,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培树一批“身边好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硬核大爷”刘增盛;面对170万元巨额遗失财物,渔政监督大队党支部书记支仁帮发扬“贫贱不能移”美德,报警寻找失主并毫不犹豫拒绝失主礼金。

  取法家之“改”,倡导富国强兵依法治国,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管仲是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管子·明法》中讲道:“威不两错,政不二门,故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概念,并在立法、尊君、强国等方面开辟了历史先河。虽然法家所宣扬的“法治”是出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其“法治”思想中的“刑无等级”“明法去私”“法与时转”“布之于众”“明法律令”等是值得借鉴学习。“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我们基层干部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要大普法力度,开设“法律讲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指导乡村以宪法为统帅,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探索乡村有效治理之道,完善《村规民约》,张贴“红黑榜”。

  取道家之“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老子》中讲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能顺从事物本性,遵循自然法则,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独特价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人为的干预和破坏,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简单的理解其“道”为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而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正是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基层干部,需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道,对万物没有任何偏私,天地万物基本上是平等的,要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乡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持走绿色技术创新型、环境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引导大众构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和谐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篇3

  法治建设要让人民无“法”不爱

  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文章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

  笔者认为,推进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要在全国上下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大环境,法治不但要有“广度”“深度”“力度”“硬度”,还更应有“温度”,只有充满了“温度”的法治,才能让人民无“法”不爱。

  法治“从人民中来”,须做到“立法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文章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这表明立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的所急、所需、所盼,加快完善保障民生民本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让法律成为人民捍卫自身权利的坚强后盾。国家所立的每一项法其实都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无论是经济、教育、交易,还是健康、医疗、养老等都离不开人民的身影,法治“从人民中来”,也就是每一项立法都应是深入人民、关注人民、了解人民之后的“立法为公”的集中体现,让人民在法治中也能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如此才算得上是“立法有温度”,为公立“法”方能为民所“爱”。

  法治“到人民中去”,须做到“执法有温度”。法治的作用是为人民明示可为与不可为之事、矫正偏离正轨之行为以及预防可见性错误的发生,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法治最终还是要“到人民中去”。法律作为人民最严格的行为规范,却依然有部分人会有意或无意地出现违法行为,或轻或重地造成自身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在人人平等的法律面前,违法则必究。事实上法律本身就是带有“温度”的,如“免除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等,然而,法治温度的体现最关键还是在于“执法有温度”,执法有温度就是要让恶意违法者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还受害者一份公道,让无意违法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最轻处罚,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法治只有先做到了“执法为民”,才能做到“执法有温度”,为民执“法”方能为民所“爱”。

  在推进社会法治建设进程中,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只有坚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才是有温度的法治,而这样的法治社会自然会让人民无“法”不爱。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法治 实施纲要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2000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怎么写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范文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总结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感想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认识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的意义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主要内容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指导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sizug.com/xindetihui/14170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