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丰文档网!

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2-01 18:15:07

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5篇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阶段表现与应对方法  文章介绍了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以到中国工作的黑人教师Joey为例,分析他文化休克具体的表现和阶段性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5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5篇

篇一: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阶段表现与应对方法

  文章介绍了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以到中国工作的黑人教师Joey为例,分析他文化休克具体的表现和阶段性适应。探讨了文化休克的适应以及调节方法:克服文化休克需要时间的“治疗”,不要采取逃避的策略;要认识到文化休克的积极意义;要尊重和正视不同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标签:文化休克;异文化;跨文化交流;应对

  一、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

  1、文化休克的实质

  “文化休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58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在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从概念可知,一个异乡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由于他对社会交流符号的不熟悉、对社会交流手段的不适应,会逐渐产生文化休克的各种反应,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排斥感。社会交流符号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异文化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敲门砖。如果异乡人不能及时的学会和运用异文化的语言,就会在交流上产生障碍,这些挫折会使人产生文化缺失感,从而加重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

  “休克”本身是一个医学术语,具体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减弱等造成的功能衰竭。“休克”和“文化”结合起来,在认同方面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种症状,若不能及时调整救治,很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精神疾病,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举例而言,当一个长期生活在自己所熟悉文化环境背景下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会逐渐出现一些文化休克的现象。由于每个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文化认知度均有差异,克服文化休克所需要的时间和心理调整方式也不尽相同。再次,如果一個人要长期离开他所熟悉的环境,在异地、异国居住或工作,产生的不习惯、不适应极有可能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所经历的适应阶段会有反复。虽然他对异文化的语言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潜移默化的理解,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异文化语言中的语用功能,不能恰当的使用语言符号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从而呈现出文化休克的各种表现。

  随着国际间各种层级组织团体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休克在跨文化交际上也体现出日常化。在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出现于每一个身处异乡环境的人。文化休克的实质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显现出差异,并导致无法适应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落与心理失衡。心理适应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间性。

  2、文化休克的过程

  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和适应。文化休克的适应过程一般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挫折期作为文化休克的最为典型的阶段尤其值得重视。

  对于来到异文化圈的人,经历的蜜月期会非常短暂。进入挫折期会尤为痛苦。挫折期很有可能对异文化产生敌对的态度。充满异文化排斥感的阶段是一个异乡人在异文化圈内,感到最迷茫、认知能力下降幅度最大、行为最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最弱的阶段。挫折期或敌对期是关键的转折阶段,异乡人的敏感度激增。阻碍交流的因素,使他感受到异文化的侵略。但是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他又没有办法脱离当时所处的异文化社会环境。在矛盾的状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和消除自身的焦虑,很有可能给身体和心理都带来很大的创伤。所以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之前,必须意识到文化休克的严重性。只有采取相应妥当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出现文化休克表象时,做到及早预防,尽快度过文化休克的挫折期。

  二、文化休克的表现和阶段性适应

  1、文化休克的表现

  “文化休克”在奥博格的学术论文中首次使用。他具体概括了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种种不适应异文化的症状。更加体现出文化休克是一种可以视为“病症”但可以“治疗”的事实。根据奥博格的总结,文化休克有六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中而引起的疲惫;二是由于失去朋友、地位、职业和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三是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四是在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混乱;五是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六是由于不能对付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文化休克的具体表现都是由于出国者处于异文化圈环境后,失去了母语和母语文化对自己行为进行的长期指示,各种工作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发了焦虑感和挫折感。

  本文从一项具体实例来分析文化休克。笔者认识一位来到中国当少儿英语教师的黑人老师Joey,他曾经透露过他所经历的文化休克。在最早的新鲜感后,就是迅速感觉到自己的社交能力下降,即不知道如何与人交谈。上述列举文化休克挫折期的六种具体表现他都有所体验和经历。通过与文化休克亲身经历者的交流,笔者认为,作为文化休克重要阶段的挫折期尤其值得深入分析。

  2、文化差异下文化休克的挫折期表现

  以黑人教师Joey为例,分析他文化休克具体的表现。

  首先,Joey一直在美国生活。他初到中国,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熟悉。在找到培训学校外教工作之前,在求职方面遇到不少困难。由于他的教师资格在中国的认定标准和适用程度不同,导致他找不到可以与他教学水平相当的教学岗位。另外,虽然中国在种族的歧视方面并不明显,但是当少儿遇见Joey这位和黄种人

  肤色不同的黑人老师时,仍存有一些戒备心理。Joey发觉所谓的蜜月期其实很短暂,他不仅要面对生存上的基本问题,如工作、住房、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等等客观条件上的问题需要他不断的适应,而更让他难以适应的是,他找不到定位。他要主动的去适应周围的环境,适时做心理调整。再加上对妻女的思念、没有朋友的陪伴,在异文化生活圈中,Joey心中的孤独感是非常强烈的。Joey到中国不久后,就开始体会到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进入了文化休克的挫折阶段。其次,Joey在美国的职业是小学语文老师。在美国的小学中,游戏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玩耍的同时接受并感知新知识,知识的讲授和文化因素结合得非常紧密。学生们能够及时的感知所学知识蕴含的文化和传统习俗。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传统节日时,老师都会布置与节日相关的手工作业,通过活动,让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深深的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鼓励与家长及时的互动,学校的开放日很多,家长必须和孩子通力合作完成任务。可以看出,美国的小学教育就是在轻松的氛围下,逐渐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并且都能有个性的发展。家长也能在孩子进步的同时得到充实提升。Joey认为中国的孩子知识基础扎实,学习刻苦,整体的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的目标明确。但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尤其是在Joey所授课的口语课,能够主动张口回答问题或者主动分享看法的孩子数量不多。无论Joey怎样鼓励孩子们,总是收效甚微。所以,Joey在认识中美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差异时,不可避免的会从自身找原因,他认为没有被学生接受,教学方法不受学生的认可。在职业上找不到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没有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从而使自己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更加深刻。

篇二: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因为生活包含为了生存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衣食住行涉及到方方面面渗透在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个行为中生活类适应产生的文化休克有时由客观因素产生并不受主观控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留学生在来华后经历身体上所感受到的水土不服虽然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并不是每个人在生活环境改变后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但如果生活上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其造成的影响会辐射到留学中国的各个方面直接降低在华生活的体验感

  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与管理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任务,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远道而来,在适应在华生活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认识到文化休克现象存在,探索其问题的根源和现象,正确有效处理因文化休克带来的相关问题,对留学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文化休克

  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文化的传递和思维的碰撞,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在教育国际化中,留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要素,原因有两点:1.留学生为国际教育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市场发展;2.留学生是国际教育的接收者,而国际教育旨在于多元环境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出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及国内教育市场,培养出并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赴海外留学“走出去”的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将国际学生“引进来”留学的政策支持、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强。来华留学作为我国外交政策、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友人,扩展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外交软实力、树立正面国际形象、建立“留学中国”品牌。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据统计,2018年度,我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共接收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来华留学生,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增长比例为0.62%(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1]。

  尽管教育国际化能为国家及学生个人提供诸多积极影响,但教育国际化并不应该仅仅只是追求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因为虽然留学经历能给留学生甚至他们的老师带来振奋人心的多元文化体验,但人们在享受“多样性”带来的益处时,难免会遇到语言及文化冲突问题,正确识别、面对并积极解决留学生们在跨文化适应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保证留学质量,帮助留学生们提高学习效果,顺利完成学业。

  一、跨文化适应与文化休克跨文化适应(Culture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2]”。Ward将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方面: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Socioculturaladaptation)[3]。心理适应强调的是心理感受,指的是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幸福感、满足感等情感反应;而社会适应强调的是融入新文化的能力,在有效的社会接触中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学者们在对其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式,其中最被广泛认可的是Oberg所提出的“文化休克”[4]模型:“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是指一个人进入新的文化坏境时,因丧失其所熟悉的文化标志和符号而产生的不安与焦虑感。自该模型被提出,多项关于外国人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此模型上进行追踪调查。Oberg将文化休克所带来的情感波

  动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HoneymoonStage)、危机期(CrisisStage)、恢复期(RecoveryStage)和适应期(BiculturalismStage)。将此模式运用到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留学生在来华后首先会经历一个对异乡文化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的时期,在此时期,他们的心情是愉悦而兴奋的,积极情绪会促使他们忽略文化差异,注意力集中在文化共同点上,从而得到身份认可;随着兴奋感逐渐消退,危机期到来,文化休克现象时时出现,留学生们会因其所处陌生社会环境而产生强烈不适感,面对自己所熟知或坚持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被质疑或改变,他们会觉得沮丧、失望、不安等等。Smalley指出,旅居者在主文化中所感受到的的差异、孤立、异化、需求不满使他们坚称本族文化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优越性[5]。而任何文化都有其先进性和不足,若留学生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入乡随俗,他们将长期深陷于“不愿意接受”和“不被理解”的状态中,无法走出文化休克的困境;在经过了危机期的低谷之后,留学生们开始逐渐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承认并接受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且通过主观的努力来获取得在新的文化坏境中生存的方法,这个时候,他们的情感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由消极逐步向积极转变;当留学生们基本能适应在华生活,并将中华文化视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适应期,而处于适应期的旅居者具备不被本族文化影响其行为及态度的能力,因此,他们能根据所处的坏境来调整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甚至享受在新文化中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学者们提出了文化冲击负面论及文化冲击成长论。负面论主要强调文化休克的成因、表现、影响等因素的消极方面,该论点在早期的跨文化研究中被广为认可,众多学者,如Oberg、Furnham和Bochner、Befus等都将文化休克视为一种“症状”,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甚至“Oberg的本意是想借用一系列医学词语来比喻人们所遇到的对新文化的不适应和障碍[6]”,由此可见,“CulturalShock”在被始创时便被定义为负面情感体验的集合。然而以动态的角度来看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休克作为其中的一个阶段,虽然充满压力,但压力即动力,能促进旅居者更快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成长论在Kim提出的“压力—适应—成长(Stress-adaptation-growth)模式[7](如图1)”中得到很好印证,她将文化休克视为压力的成因,在压力的推进下,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螺旋状动态发展。许力生也指出,文化休克可以被视为积极的学习经历的一部分,若将其处理得当,可促进深刻的自我认识及个人成长[8]。

  图1压力—适应—成长动力图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TsengandNewton指出留学生面对的关键性适应问题分为四个类别:1.生活类适应,如: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生活开销适应等;2.学术类适应,如:语言障碍、理解困难、学习技巧缺乏等;3.社会文化类适应,如:种族歧视、风俗差异、价值观偏差等;4.个人心理类适应,如:思乡、身份迷失、自我否定等。以上问题的发生不分先后,相互交织,每一类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引发留学生的不适感,从而产生文化休克[9]。生活类适应属于最基础的适应问题,也是来华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中最无法避免的环节。因为生活包含为了生存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衣食住行涉及到方方面面,渗透在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个行为中,生活类适应产生的文化休克有时由客观因素产生,并不受主观控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留学生在来华后,

  经历身体上所感受到的水土不服,虽然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并不是每个人在生活环境改变后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但如果生活上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其造成的影响会辐射到留学中国的各个方面,直接降低在华生活的体验感。

  学术类适应相较于其他三类适应性问题,更为易受主观控制,来华留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促进适应过程。身处使用中文的语言环境,留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中文,虽然中国各地方言对来华留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有一定干扰和影响,但他们仍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官方新闻、正式交流等途径学习、练习中文,提高中文水平。虽然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但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老师引导、同学互助、个人摸索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提升。据笔者观察,绝大多数情况下,勤奋好学的留学生能更快地克服语言障碍,适应在华学习模式;而懒惰畏难的留学生则易长期处于文化休克状态,深陷于听不懂课所以缺勤,缺勤导致知识点遗漏,知识点遗漏导致考试不及格,考试不及格导致无法正常毕业的恶性循环中。

  社会文化类适应要求适应者用更为客观、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渊源和文化特色,一种文明之所以被保存并延续,必定会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可否认,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社会准则和文化条件,留学生长期在自己家乡文化的熏陶下,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在来华后,会遇到一些因价值观偏差、文明程度不同等因素而造成的尴尬、困惑甚至麻烦,此时他们若盲目坚持“文化的自我中心”心理[10],一味强调自己家乡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并对新接触的社会环境中的差异现象持否定态度,便会逐渐走入封闭狭隘的思想误区,放大文化冲突,导致文化休克。

  个人心理类适应属于最普遍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模式,同时还要克服思乡之情,确实是压力重重,易产生孤独抑郁、不堪重负等消极情绪。文化冲击的程度往往与适应者家乡文化和适应者面对的新文化环境的差异程度呈正比。也就是说,来自离中华文化相差甚远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所受到的文化冲击更大,他们所感受到的焦虑感会高于来自离中华文化更相近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心理适应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对策1.提倡校园多元文化建设,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归属感多元文化教育是目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学校作为留学生的接收及培养单位,是来华留学生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中国社会文化的缩影,留学生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都是他们形成“中国印象”的首要依据,也是他们来华留学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平等的文化交流、沟通、理解的校园环境,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将来华留学生管理及培养工作列入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框架设计中,完善各项来华留学生工作相关政策,为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及培养提供政策依据,让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从制度和政策上确保和鼓励来华留学生事业蓬勃发展;其次需提升办学理念,加大国际化建设投入,培养多语种教学及管理人才,以为留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细致的教育服务;最后需保证“趋同化”管理质量,避免“边缘化”现象产生。趋同管理并不应该盲目追求中外学生管理的统一性,来华留学生群体有其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如他们来华后所经历的文化休克现象,这要求校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帮助他们熟悉校园设施,融入中国的风土人情[11],同时,由于学校体制惯性,留学生事务多由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导致相关工作被“边缘化”[12]。明确认识来华留学生的需

  求特性,完善部门分工,优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发展,让留学生感受到包容、和谐的校园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归属感。2.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正面引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服务宗旨,旨在通过关怀、

  爱心、尊重、理解形成教育与关爱相统一的育人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积极、

  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休克现象带来的不适感和情绪波动,此时的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和有效的心理

  疏导,校长信箱、辅导员谈心、心理咨询室、学生间的一对一帮扶等相关交流平

  台,都是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的校内交互机制的有效途径。同时,辅导员、班主任等学校教育者应多加关注留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动向,鼓励他们

  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正面的舆论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鼓励

  他们勇敢地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真实的民俗民风,在不断地接触和感知中逐渐适应中华文化,融入到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2]王丽娟.(2011).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4),44-49.[3]Ward,C.(1996)Acculturation.InD.LandisandR.S.Bhagat(eds)HandbookofInterculturalTraining.2ndedition,124–147.[4]Oberg,K.(1960).Culturalshock:Adjustmenttonewculturalenvironments.PracticalAnthropology,7,177-182.
[5]Smalley,W.A.(1963).“Cultureshock,languageshock,andtheshockofselfdiscovery”.PracticalAnthropology,10,49-56.[6]安然.(2010).“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学术研究(3),50-54.[7]Kim,Young,Y.,Gudykunst,&William,B.(1992).CommunicatingWithStrangers.Communicatingwithstrangers:.[8]许力生.(2004).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Tseng,W.andNewton,F.(2002).Internationalstudents'strategiesforwellbeing.CollegeStudentJournal,36(4),591-597.[10]张秋红.(2011).外国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的探析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5).[11]李明爽,白迪迪,&杨洋.(2013).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12(18),111-112.[12]张轮.(2017).来华留学生该怎么“管”.神州学人(2),40-45.

篇三: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教育对策分析--以河北大学的留学生为例

  门莹【摘要】Bymeansofquestionnaireandinterview,thesurveybasedonthestudentsoftheInternationalExchangeandEducationCollegeofHebeiUniversityismade.Itanalyzesthegeneralandspecificcharacterof“cultureshock”andofferstheadviceandeducationalcountermeasurestohelpoverseasstudentsovercoming“cultureshock”.%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并提出有助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建议和有益的教育对策。【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文化差异;教育对策【作者】门莹【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国际地位,无论是中国经济腾飞提供的良好机遇还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生活。显然,中国已经成为留学大国。国内诸多高等院校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给予了良好的安排和保障。然而,对于留学生因身处异国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本文将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浅析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又称文化震荡、文化冲击,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因失去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的心理,并且由此产生抗拒新文化、留恋旧文化的心理反应。即当生活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的人试图去理解或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群体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导致其出现无助、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等感觉的现象。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休克”现象会经历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双文化适应期[1]。然而因为个人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四个阶段在不同人的身上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程度深浅也不一样。(一)问卷设计问卷的题目为“关于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以供不同语言能力的留学生选择。问卷共有11道题目,其中前十题为客观题,最后一题为主观题。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留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的类型、程度深浅、持续时间、引发原因和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旨在调查在华留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其来华时间为3个月到2年不等,其中男性占被调查人数的37%,女性占63%。此次被调查的留学生涵盖了汉语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班次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些在华留学生身上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占总数的12%的被调查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已经影响到了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且他们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均在15天以上;占调查总数73%的留学生出现了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其过渡时间基本为7-15天;而占调查总数15%的留学生尽管受到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但因为其自身适应能力较强,几乎没有出现过无助、疑惑、排斥等“文化休克”现象中较明显的心理反应。(一)在华留学生的自身性格影响其“文化休克”的程度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性格自我评价为喜欢热闹、开朗、活泼、自信的留学生身上只出现了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也仅停留在思乡、烦躁等少数几个层面上。且大多数性格偏外向的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时需要的时间周期较短,基本控制在2周以内;而那些性格自我评价为安静、沉默、内向的留学生则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其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较性格外向者更为深层次,更加全面、突出,甚至影响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些性格内向者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多在15天以上,有的甚至要两三个月。(二)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影响其“文化休克”的持续时间在被调查者中,那些在来华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较多汉语知识的留学生,特别是那些在本国学习的就是汉语言专业或汉语翻译专业的留学生,往往具有高于其他留学生的汉语听说、应用能力。他们能够更加快速的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适应中国式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与中国学生进行沟通和交往。相应的,对新坏境的快速融入

  和适应使这些“汉语水平较高者”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比较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较低加剧了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现象的主要症结在于新文化、新环境与本国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冲击和落差感,所以应努力地去理解并适应、认同新环境中的文化对改善“文化休克”现象。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仅有2%的留学生表示理解并认可大部分中国文化;92%的留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小部分中国文化,但无法认同;而6%的留学生表示根本无法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即使是来自与中国文化相近的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生也只是在理解中国文化时比其他留学生要容易一些,但同样无一人认同中国文化。留学生来华要适应中国的制度、习俗、礼仪、道德、习惯等,但归根究底这些方方面面都植根于悠久的中国文化,而留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不接受、不认同心理,导致其难以融入中国式的生活,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引发了“文化休克”现象。(四)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影响其“文化休克”程度接受调查的在华留学生均表示中国的校园生活与自己本国的校园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但他们对中国的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却不尽相同:43%的同学表示自己在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过程中毫无困难;48%的留学生表示虽然自己在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过程中有困难,但最终成功克服,已经适应了在华的校园生活;9%的留学生表示自己至今无法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那些表示适应起来毫无困难的留学生的“文化休克”过渡期均在7天之内,其“文化休克”程度也较轻微,只出现了一些并不突出的消极情绪。对比之下,占总数9%的至今无法适应中国校园生活的留学生身上都出现了影响自身正常学习、生活的“文化休克”现象,其过渡期也更加漫长。由此可见,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校园生活适应的越好,其“文化休克”程度就越低,过渡期也会相应较短。

  (五)生活习惯、时间观念、道德标准、社交礼仪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成为难以被受调查者接受的主要文化差异因素通过配合访谈的调查方式,大多数在华留学生认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最难以接受。比如一些中亚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人用餐的筷子表示不能习惯;而一些留学生对中国人喜欢晚上洗澡表示不能接受;还有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晚上休息较早,没有过夜生活的习惯等。虽然每位留学生无法接受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但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已经成为他们融入中国式生活的最大障碍,成为引发“文化休克”的导火索。(六)同国籍的在华留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甚至是排斥与中国人交往的行为不利于真正的跨文化适应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在当自己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时会选择向老师或与自己同国籍的留学生寻求帮助的方式来克服这些消极情绪。与有相似经历的同国籍留学生交流,共同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来是有利于缓和“文化休克”现象的行为。然而在调查留学生对中国人举办的文化、社交活动的参加程度时,比起大多数选择“喜欢并经常参加中国人举办的文化、社交活动”的留学生,参加问卷调查的70%的蒙古籍留学生却选择“比起中国人的社交文化活动,我更喜欢参加本国人之间的社交、文化活动”,而这些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程度虽然较低,但其“文化休克”的过渡期却比起其他在华留学生更长一些。因为我校蒙古留学生较多且居住在同一栋公寓楼内,加上蒙古草原文化崇尚自由自在的影响,使这些蒙古籍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密切,呈现“抱团”的现象。比起要通过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才能融入的中国式社交、文化活动,跨文化交流的惰性使他们更多的选择本国人举办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相互帮助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排斥了与中国人的交往。这些留学生尽量回避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物,这就使他们无法更好地了解该国文化的特点和社会规范等[2]。导致

  其虽来华已久,但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的适应程度依旧较低的现象,在无形间“延长”了其“文化休克”现象的过渡期时间。(七)教育震荡成为引发“文化休克”最直接的、普遍的因素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在华留学生中,85%的人表示就自己目前的汉语水平而言,在进行课堂听讲和课外学习时存在着困难。同时部分在华留学生至今无法适应中国高校的考勤制度、学习环境和课堂管理。留学生来华的首要目的就是学习,然而受到语言不通的限制,他们有时无法理解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使他们的学习难度加大,压力倍增。这几乎是每一个在华留学生都会经历的阶段,教育震荡已然成为引发“文化休克”的最直接的、普遍的因素。然而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国文化的渐渐适应,这种“文化休克”现象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然而那些被教育震荡“击败”的留学生,面对越来越难的课业只会加剧自身的烦躁、痛苦甚至不知所措、迷失自我。普通在华留学生参加的课程大多是硬性的、量化的,并且其课程设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已经基本趋向成熟。所以,在帮助留学生尽快克服“文化休克”现象方面,应当更加侧重教育管理方面。普通语言进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学历生管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就要求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管理,要更加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3]。因此,针对在华留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对策。在蜜月阶段,留学生初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对于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体会尚不深刻,整体处于兴奋状态。学校可以利用蜜月阶段带来的新鲜感为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缓冲阶段:介绍所在城市的整体情况,带领留学生简单的参观,使其了解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社会情况;带领留学生参观校园,熟悉周边的购物、娱乐、医疗等重要的生活设施场所,帮助他们熟悉学习及生活环境,在满足留学生对异国生活的好奇心的同时排解其心中可能存在的疑惑与忧

  虑。在危机阶段,受到语言障碍、生活习惯、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影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逐渐明显。此时,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落、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学校应在此时密切注意留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加大对其的人文关怀:班主任对一些“文化休克”现象明显的留学生应加倍关注,切实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其进行定期的交流与辅导;学校选拔一些素质优秀、性格开朗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组成互助小组,不仅可以提高彼此的语言水平,减少语言障碍在留学生学习、生活中带来的不便,也利于留学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尽快适应中国式的校园生活,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在复原阶段,随着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留学生逐渐适应了中国式的校园生活,对中国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逐渐走出“文化休克”带来的消极影响。针对此阶段,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与交流,进一步帮助其成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组织留学生参观周边的名胜古迹、秀丽山水,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国的民俗风貌和历史文化;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既能检验语言学习的水平,又能增长中华文化知识,寓教于乐。在双文化适应阶段,留学生已经可以适应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了,他们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处理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冲突的方法,并且在面对新问题时他们也更加淡然、冷静。这个阶段是他们交友、学习的最佳阶段。我们应鼓励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好在华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机会,帮助留学生自主开展一些有利于展现并缩小不同文化差异的活动。除了以上阶段性的措施,管理者还需要坚持做一些日常的教育工作,这里列举几个比较有典型性的活动:(一)鼓励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兴趣社团尽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文化上有差异、语言上有障碍,但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兴趣,

  如打篮球、跳舞、弹吉他等。学校不妨鼓励留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媒介,共同学习、交流,这不仅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在潜移默化间使留学生了解到了中国文化,同时更多的中国朋友也能使他们的“文化休克”阶段过渡的更快一些。(二)设立专门帮助在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心理医生,定期举行心理讲座或访谈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在产生“文化休克”的心理反应时,选择了以倾诉的方式来解决。一些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的确可以通过有着相似经历的留学生的帮助来克服,然而一些“文化休克”程度较重的学生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特别是在留学生到达中国的初期阶段,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辅导和与学生一对一的交谈都有利于发现并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三)开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很多在华留学生渴望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中国学生也对外国留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校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结成互助小组,不仅能快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可以为中国学生创造学习外语的机会。同时双方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沙龙、文化旅游或利用节日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以生动的形式让在华留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在感性和理性层面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理解[4],自然而然的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缩短“文化休克”的过渡时间。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共性与个性的分析,不难看出留学生初到中国,身处异国文化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现象,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严重化,努力缩短其过渡时间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在华留学生自身积极学习汉语,尝试从不同渠道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缩小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障碍之外,各高校也应提高对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关注程度,针对“文化休克”现象的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对策。

  总之,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基于发挥留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基础之上的。帮助其调整好跨文化适应状态,不断完善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共同创造留学生在华期间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相关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大学出版社,2009.[2]邓琬珂.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68-69.[3]王琳琳.基于“文化休克”问题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96-98.[4]宋兰香.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58-160.

篇四: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留学生刚来到中国缺乏在华生活的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留学生并不熟悉汉语语言以及中国的社会习惯会给刚刚进入中国的留学生造成应对周围的环境的生活压力从而会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和焦虑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摘要: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来华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加。由于生活习惯、学习状态与本国区别较大,很多留学生较难适应新环境,出现了焦虑、恐慌等文化休克现象。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对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有所研究,可以提高目前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现状,并能针对留学生在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成因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华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文化休克”现象在留学生群体中也较为普遍,会对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探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可以减少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让留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1.文化休克概述

  “休克”本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指人体重要功能丧失。而“文化休克”却是指当人们来到一种不同于母体文化的新文化环境时,在心理上出现的难以适应等反应。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文化休克”理论,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因为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产生的心理“深度焦虑”[1]。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例如某些学者研究总结出的“文化休克”的表现,如头疼、抑郁、愤怒。学者哈瑞斯的研究开创了研究“文化休克”的新视角,他指出当人们从他乡回到祖国时,有发生反向文化冲击的可能性。

  2.文化休克的内容及过程

  据学者研究,文化休克分为浅层次的不适、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危机。文化休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超出预期的错乱感觉以及新文化环境产生的惊奇感;第二,不被新文化环境中的成

  .

  员被认可接受的感觉;第三,失去熟悉的文化环境的感觉;第四,对周围环境极少可控而产生的无能感觉;第五,对已有价值观怀有疑问的感觉;第六,在新文化环境中难以实现既定目标所产生的失落感。

  “文化休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以及适应期。当人们选择到国外定居时,就会体验到文化休克所带来的心理状态。此外,不只在本国异国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休克现象,即便是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文化中,也同样存在文化休克现象。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3.留学生文化休克成因分析

  3.1价值观与民族中心主义

  所谓价值观是指“在任何社会人们难以回避的指令,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准绳、演绎推理的逻辑、评价事物的标准等”。人们在行为、话语和心态中不自觉地延续这套价值观。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较为提倡集体主义,孔子认为“爱他人为仁”,孙中山先生也提倡“天下为公”;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价值,注重竞争意识[2]。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所谓民族中心主义是指依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与行为准则来解释和度量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包括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社会风俗以及价值观等。当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中心主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可以演化为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身份认同感。但是当民族自信心过度膨胀就会演化为民族自负,在外部行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行为偏执,从而显示出民族中心主义消极的一面,会对留学生的学习以及学习心态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3.2回避陌生文化和抱团生活

  当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由于相同民族生活习惯相近,所以留学生更习惯于远离中国同学而抱团依赖他人一起生活。这种“抱团”的生活方式会使得留学生们更习惯、更有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他们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更难以适应新文化,不能主动接受中国文化的新鲜事物。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与陌生的同学和新鲜事物接触,这样就会使得他们难以在留学期间近距离、更详细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无法了解中国的社会规范,加剧了文化休克的程度[3]。因此,当留学生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旦感觉对方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习惯相差较多时或者被拒绝时,就会消极地感觉失望、委屈、挫折等文化休克现象。

  .

  3.3难以避免的文化定势

  所谓文化定势,是指同民族人民会对其他民族人民有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这种已经渗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定势思维,一方面可以帮助留学生建立起对对方国家的初步印象,用这种已有的经验来快速了解并适应他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思维定势也使得留学生对新接受的文化习俗缺乏新鲜感,不会主动去探寻新文化的乐趣。虽然如前文所述,文化思维定势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单凭文化思维定势来适应跨文化生活很容易使留学生走进误区,难以更好地适应他国的文化生活。如果留学生从最初就建立了错误的文化定势,形成了对对方国家有偏见的认识,就会更加阻碍留学生在他国的学习和生活,难以在新鲜国度学习体会到该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加重了文化休克现象。

  3.4语言冲突与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

  所谓语言冲突,是指由于汉语水平较低而导致的留学生不能与当地人正常交流、进而使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融入到中国文化生活中。当留学生初次进入中国文化环境时,还不能正确体会很多具有多样内涵的词语和表述差异,这会直接引发语言的冲突与矛盾。在语言发生冲突时,会出现表面意义与内涵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使用情况。例如,在韩国语言中,“完了?”一词是在对某事是否结束发出疑问,而在中国文化中,“完了”还代表“很糟糕、很差”的意思[4]。其次,有些词汇在表面上有着相同的意义,但在实际使用时也是有非常大的语义差别,特别是在使用口语时,尤其是不规范的口语表达。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留学生会因为在不正确的场合下不当使用,从而造成对话双方的尴尬局面。另外,还存在着使用词汇缺乏的情况。由于文化语言存在差异,某些语言词汇在概念上对留学生是非常陌生的。从内在的意义来看,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根本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从而会造成留学生的词汇缺失,造成了语言冲突。举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结构复杂,三个代际之间的称谓词就有60种之多,而在英语中只有20种。因此,但就亲属关系的词汇对西方留学生来说就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例如,在英语里uncle一词便包括了所有的叔叔伯伯称谓,而中文就要包括伯伯叔叔舅舅等称呼,就会使得留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加剧了“文化休克”现象。

  留学生刚来到中国,缺乏在华生活的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留学生并不熟悉汉语语言以及中国的社会习惯,会给刚刚进入中国的留学生造成应对周围的环境的生活压力,从而会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和焦虑。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和交际的不同使身处异乡的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适应。而饮食差异,更是留学生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用惯了刀叉的留学生拿起筷子时会感到难以使用[5]。在人际之间的交际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正如费孝通在

  .

  《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提到的,中国是一个注重差序格局的“人情”社会,在社交时要体现出上下尊卑、年龄差异以表示尊敬;而西方社会受个人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影响,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平等,如父子、上下级间都直呼其名[5]。因此,这些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会使得留学生增加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压力。3.5危机事件对“文化休克”的影响所谓危机事件,是指会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的、会中断正常生活的事件,比如偶尔会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天灾人祸。当留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来到中国留学后会缺少安全感而产生不安和焦虑。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危机事件会对留学生感到恐惧、紧张、难以找到安全依靠、产生难以克制的心理障碍,所以危机事件同样也是留学生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我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缓解文化休克现象,不仅需要院校和社会的努力,更需要留学生自身从自我隔离的状况中解脱出来,结交各国留学生朋友,尽可能快地适应留学生活,减少文化休克给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参考文献:[1]谭志云.试论文化休克现象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4.[2]历冬风.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D].辽宁师范大学,2006.[3]姜鹏.文化维度下的文化差异性与文化休克研究[D].兰州大学,2007.[4]朱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求索,2007,09:160-162.[5]葛艳,孙爱群.从文化休克现象谈德语强化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几个层面[J].德国研究,2001,02:71-73.

  .

篇五: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先看一则有关“文化休克”的闹剧:有位保加利亚外交使节的夫人,设宴招待客人。最后一道菜是夫人最拿手的汤,每人一碗。看着客人喝完露出的满意神态,夫人依次问客人:要不要添一碗?别的客人都以“够了”婉谢,只有一位黑人留学生满脸笑容地应道:“好的,好的。”等到这位客人喝完第二碗,夫人又问:“要不要再来一碗?”这位留学生依然笑容满面地点头:“好的,好的。”这第三碗汤客人喝得显然有些艰难,但当夫人问他要不是再来一碗时,他又立即换上一副笑脸,点头说:“好的,好的。”看着夫人端着碗走进厨房,留学生已撑得瘫倒在地。在黑人留学生的非洲文化中,只要主人劝食,客人是不能推却的;而在夫人的保加利亚文化中,只要客人不推却,主妇必须满足他。两种异类的文化形态撞到一起,彼此没有退让余地,难免出现此类“休克”。

  今年3月,山东招远市贾家庄子村的一赵姓女儿,在美国留学工作5年后,携夫回家探亲,却把姥爷、姥姥最想见的小外孙留在了天津。赵父以为全家曾为女儿读书备受艰辛,现在家里还有一个患癫痫病的儿子,为看病欠下一屁股债。于是向年薪6万美元的女儿开口要3000美元,结果竟被拒绝。女婿的说法是:你是长辈,但不是皇帝。要钱是你的愿望,但能不能实现,不是你说了算。赵父多方努力无果,连到天津看外孙女的要求也被拒绝,气得赵老汉愤懑难抑,一怒

  之下,竟用斧头砸死了熟睡的女儿女婿。最后,被处以死刑的赵老汉,在法庭上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却在记者面前止不住老泪流„„按照西方文化,赵家女儿的做法和赵家女婿的说法都没有错,个人权利是神圣的,属于自己的事,谁也不能主宰;但在赵老汉看来,知恩图报是天理,亲情至上是天良,丧尽天理良心的人,天诛地灭。且不要用一句“法盲”就轻易消解了其中更深的意蕴。请想想,是何等激烈的心理冲突,才让赵父丧失了残存的最后一点理智?杀人偿命,无人不懂,别说舐犊之情,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是自己亲生的女儿,是全家省吃省穿供养成才的女儿,是全家全村为之骄傲的女儿!文化“休克”成这样一场悲惨的人间悲剧,中西新旧,没有一种文化形态能算是胜利者。中西文化日益交融、新旧文化加速交替,多一份宽容,多一点缓冲,多一些沟通,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休克,才能避免尽可能避免的悲剧。文化进步需要代价,但代价决非越大越好。为避免休克与悲剧,时下那些常以西方文化与新兴文化自居的一方,总不免显示其文化势差中的优势,倒应该多讲点主动与宽容、缓冲与沟通为好每当人们在外地或者海外旅行时,总觉得自己是“鱼儿离开了水”。就像鱼儿活在水里一样,人们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之中。我们的文化塑造了我们独特的个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交际信号的含义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发生差异。所以当我们进入新的文化时,我们感觉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对新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交际信号还没有完全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叫“文化休克”,所有处于异地的人都会产生文化休克,只不过因为人的差异而程度不同而已。懂得和明白这一点对我们身处异地是非常重要的。初到一个城市或国家开始的几天里,一切通常进展的很顺利。初来乍到者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鲜,对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吃到的东西都觉得新奇不已。可能也会有一些问题,但是通常都当作新鲜事情来接受。他们会发现自己受到好客主人的热烈欢迎,被带去餐馆吃饭,去看电影,或者旅游观光等等。这是文化休克的第一个阶段,叫“蜜月期”。不幸的是,这个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新来者不得不应付诸如交通,购物以及交际等问题。人们似乎开始不关心你,他们也许会帮你,但是他们似乎不理解你所担心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那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甚至开始觉得东道主的人们不喜欢外乡人或者外国人。接下来可能就会是文化休克的第二个阶段,叫“排斥期”。新来者可能会产生

  敌对心理,开始抱怨该城市或东道国的文化和这个城市(或国家)本身。这个阶段是出现文化休克“疾病”的危险期。之所以我们称之为“排斥期”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新来者开始排斥这里的文化,只关注令他们烦恼的事情。在这个阶段,新来者要么变得坚强而留下来(本人就是如此)要么变得更加脆弱而返回本土。,如果你坚强的熬过第二个阶段,你就会不知不觉的进入第三个阶段,叫“倒退期”。在这个阶段,你有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家乡话,看自己在家乡时的照片或者录像,吃家乡菜,和一些与你说同一种语言的人在城市里漫步,大部分时间还在抱怨这个城市(国家)和她的文化。也是在倒退期,你只记得你家乡(或祖国)美好的一面。你的家乡(或祖国)似乎突然间变得非常美好。你会忘记以前你的所有困难,并开始问自己为何要离开家乡(或祖国)。你现在也许只想到你的家乡(或祖国)是多么的美好,在哪里你似乎从未遇到过任何难题似的(本人就是如此)。然而,这只是文化休克“病”产生的错觉而已。如果你成功的度过了第三个阶段,你进入了文化休克的第四个阶段,叫“恢复期”。在这个阶段,你逐渐适应了东道城市(或国家)的语言和习俗。你也许会对一些交际信号不大理解,也许你并不能完全明白人们所说的每一件事(尤其是俗语),但是,你已经百分之九十的适应了新的文化。你开始发现城市(或国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生活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当你完全适应以后,你就会接受该城市(或国家)的饮食和风俗习惯,甚至发现你喜欢该城市的某样东西胜过自己家乡的某样东西。你终于明白你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没有哪一个比哪一个更好的说法,只是各有各的优缺点而已。终于,你完全适应了新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文化休克的所有阶段,你有可能在不同的时期经历这些阶段,阶段的时间长短也因人而异。过了很长时间之后,你也许返回家乡或者祖国,猜猜看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你也许会发现自己进入第五个文化休克期---“回归本图文化休克”。你离开家乡太久,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习惯,你会觉得自己不再完全适应家乡的生活。在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家乡或祖国已经发生了很过变化,你也需要些时间才能适应家乡或祖国的文化。文化休克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疾病或情感问题的可能。不管是身居异地,海外,还是回归家乡或祖国,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善待自己,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会变得更加坚强,而且变得经历丰富,聪明睿智了很多,对人生也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了。我到无锡后不久便强烈地体验到了这种“文化休克”的存在。尽管我在来无锡之前自认为是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自以为已经对未来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但到无锡以后还是有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原因不仅是因为北方与南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差异,无锡话的难懂首先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而且整个社会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反差。无锡比起我的家乡,是比较大的城市了。对于地理位臵的不熟悉使人常常觉得脚不踏实地,环境的陌生导致了心理的陌生和无助;还有比如作息时间的完全不同,北方是早晨八点上班,中午十二点下班,在家里吃午饭,睡午觉,然后下午两点半再上班,下午六点下班。而南方是典型的朝九晚五,中午只是吃饭时间,很多人不午休,这就初到时的我一天工作下来觉得很疲劳,但是现在反而觉得这种工作时间非常合理,

  下午四点半就下班了。还有东西名称的称呼的不同,比如:北方人的线衣线裤,无锡叫棉毛衣棉毛裤,笔记得我刚来的时候,问:这里的冬天冷不冷,答:不很冷,穿一条棉毛裤就可以了。于是我想,棉毛裤穿了能冷嘛,又是棉,又是毛的。于是我接着问:哪里能买得到棉毛裤,答:超市商场都有。结果我去买的时候才发现,就是我在北方穿的线衣线裤嘛。还有,北方人把自己的女儿叫做“姑娘”,而无锡人的“姑娘”是对孩子姑姑的称呼;馒头叫包子,包子叫馒头等等之类的吧,害的我在餐厅里本来想吃的馒头,买的却是包子;再就是房

  子的单价远远超出我的家乡的平均水平,这使人一下子就觉得压力非凡,这么一大笔钱,何时才能买到房子呢。其实交完首付,做完贷款之后才发现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的,只不过我的家乡还不怎么流行按揭的买房模式,因为房子价格低,大家更习惯于借私人的钱,而不是借银行的钱而已。其实,像我这样初来新的城市就遭遇文化休克的人非常普遍,有些人居住在新城市很久,仍然难以克服文化休克及其后遗症。如果单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常说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原有文化模式的根深蒂固,当一个人面对新的文化形态时,如果他还以原有文化作为认识和评判现有一切现象与行为的标准,就必定会产生出文化休克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种文化表象而已,更为深刻的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狭义地理解,文化只不过是一种标识性的符号罢了,一种表达思想与实物的形式,它需要一种载体来创造与承传,而社会环境就是一个最为深刻和广博的载体。如果不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休克的感觉可能就会轻许多。因为文化可以习得,而社会环境却是无法复制的。这种文化休克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直接导致恐外症的出现。恐外症(xenophobia),当一个人身处异文化区域,语言的差异,文化生活习俗不同,周围的人在外表、衣着、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均与自己不同时,会导致身处异地或异文化的人为人处事不知所措,从而在心理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甚至过度敏感。

推荐访问: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休克 积极作用 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sizug.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3110.html

推荐内容